首页 >> 灰叶棘豆

农民文化乐园重在建立长效机制0木姜叶柯

文章来源:湘都农业网  |  2022-06-30

农民文化乐园重在建立长效机制

在安徽的农民文化乐园试点中,六安市是策源地,淮北是皖北地区唯一的试点市,两地的农民文化乐园建设管理经验值得重视。

一、主要变化和成效

我们调研发现,试点村村级公共文化设施明显改善。以前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滞后,村庄除了农家书屋几近空白。农民文化乐园建设试点中提出“一场、两堂、三室、四墙”标准,各试点村对照达标要求进行全面整治与补建,使试点村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状况明显改善,服务条件和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农民文化乐园将公共文化服务送到农民家门口,方便农民就近参与文化活动。“放下农具拿起书,不打麻将学文化”。体育健身、广场舞表演、下棋打牌、看书上网,成了试点村农民文化生活的常态,农民的文化幸福指数明显提升。各地突出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地位,把教育农民和娱乐农民、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发掘整理村史村情和先贤故事、家训族训,提炼制订村规民约和村训,评选村里好人等,通过“四墙”展示、道德讲堂,引导群众崇德尚贤,学身边好人,使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氛围明显增强。

二、基本经验和体会

政府主导,强力推进。六安、淮北两市农民文化乐园能够在短时间内建成投入使用,得益于党委政府的重视,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难题。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和整合力度,除省里安排的专项补助资金,各市安排文化强市资金、农村文化建设资金,对试点村以奖代补,县区财政将农民文化乐园试点纳入美好乡村建设“大盘子”,各部门的涉文项目也向试点村集中,保证了文化乐园建设资金需求和集约使用。

因地制宜,追求实用。六安集老区、山区、贫困区为一体,淮北地处皖北,经济上都处于欠发达状态。两市在试点中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确立以改扩建为主、新建为辅的建设思路,将农民文化乐园建设同美好乡村建设相结合,充分利用古祠堂、闲置校舍村部等,杜绝大拆大建、重复建设,做好资源整合、补缺补差、共建共享的文章,打造规模适中、经济实用、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村级农民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建管并重,关键在用。在推进农民文化乐园试点中,两市一边抓建设,一边谋划后续管理运用。组建文化志愿者队伍和群众文化活动队伍,保证文化乐园建成后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六安市各试点村建立书画协会、农民舞蹈队、业余篮球队等56个,今年初文化乐园开园以来,举办文化活动150场、文艺演出32场、体育比赛27场,实施各类培训96次。淮北市组建政策理论宣传队、业余文艺表演队、文体志愿服务队,从大学生村官、下派驻村干部中选聘1名文化宣传员,组织农民开展文化活动。

软硬并举,注重长远。农民文化乐园要建好,更要管好用好,人才和制度建设更为关键。淮北市从大学生村官、下派干部中为农民文化乐园选配宣传文化员,六安市不仅为每村配备1名专职文化辅导员,而且财政按每人每年5000元标准发放补贴。各试点村还制定文化乐园管理办法、规章制度,张榜公布,规范文化乐园的有序运转,接受上级和农民群众的考核监督。

三、思考与建议

建设农民文化乐园,是保障和实现农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好事。为把好事办实办好,需要建立农民文化乐园建设管理的长效机制。

从政府主导向政府引领转变。农民文化乐园“谁来建”?试点村的农民文化乐园基本上都是政府主导下建成的。这种方式虽在短期内取得较大成功,但大面积推广和建成后管护将给县乡财政造成巨大压力。解决这种矛盾,需要从政府主导向政府引领转变,将农民文化乐园列入民生工程,所需经费由政府重点保障,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六安、淮北都有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乐园建设的案例,关键是完善制度设计,落实政策。农民文化乐园“如何建”?政府加强指导是必要的,但标准规定不能过细过死,束缚地方手脚,影响农民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造成“剃头挑子一头热”和“千园一面”。

从政府包办向村民自治转变。农民文化乐园建设管理从根本上说是村民自治范围内的社区公共事务,其主体是农民。要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动员组织农民参与到文化乐园的管理中来,实现从政府包办到村民自治的转变。政府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可以在经费和人才培养方面予以扶持。政府要创新供给方式和服务方式,通过购买服务、贴息、以奖代补等形式,拓宽供给渠道,扩大供给总量,提供方便快捷、适合农民需要的公共文化服务。

从文化乐民向文化富民转变。农民文化乐园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给农民带来愉悦,还应考虑如何“慧民”“富民”。农民文化乐园除开展政策和实用技术培训,帮助农民开阔眼界,掌握致富技能,还可以发掘开发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发展传统手工艺品生产和乡村旅游产业,实现从文化乐民向文化富民转变。

(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储昭斌 )

岩体力学特性检测仪

混凝土结构CT扫描

混凝土音频测试仪

无损检测技术

远程监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