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辣菜

佛山桑园围获颁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牌匾舟山

文章来源:湘都农业网  |  2022-07-20

佛山:桑园围获颁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牌匾

4月29日,佛山桑园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授牌会议召开,国际灌排委荣誉副主席、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丁昆仑代表国际灌排委为桑园围工程颁发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证书和牌匾,佛山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郭文海代表佛山市接受牌匾。

丁昆仑表示,桑园围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是中国的光荣与荣誉,也是广东省佛山市人民的光荣与荣誉,代表了世界对桑园围的高度认可与赞赏。郭文海表示,接过牌匾我很激动,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佛山市政府、佛山人民一定会保护好这份遗产。

2020年12月8日,国际灌排委员会(ICID)第71届执行理事会视频会议上宣布佛山桑园围正式入选2020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成为广东省内第一个入选该项名录的工程。佛山市将以桑园围成功申遗为契机,结合“双区”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立足实际、深挖内涵,擦亮这块“金字招牌”,让佛山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佛山桑园围始建于宋代,沿西北江绵延60多公里长,是中国古代******的基围水利工程。在新的起点上再看桑园围,由农而工、由农而商、由江而海、由农业文明而海洋文明,桑园围所孕育的珠三角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是有别于同批入选的福建天宝陂、陕西龙首渠引洛古灌区、浙江白沙溪三十六堰等其他世界灌溉遗产工程的典型特点。

在桑园围内外,一边是规模庞大的农业经济,一边又成为串起以手工业、商业为主的佛山社会经济;一方面催生出佛山镇与陈村镇两个古镇,另一方面,人们最早嗅到来自海洋上空的新鲜空气,孕育出广州、澳门等岭南大市场乃至整个海上丝绸之路大市场的商贸枢纽。

站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历史视野下,重新分析桑园围之于粤港澳大湾区、之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意义,桑园围埋下了湾区大市场的历史伏笔,在新的发展视野下,通江达海丝绸之路再出发。在佛山历史文化研究专家罗一星的研究中,唐宋时期,中国经济重心不断南移,南迁的氏族带来了中原和江南的先进生产技术,他们与珠三角土著居民一道开拓荒野、兴修水利,这是珠江三角洲迅速成为农业耕作区。

佛山雨量充沛、紧邻南海之滨,每年亚热带季风气候转向之时,西北江的夏秋汛期与台风涌潮相互顶托,形成巨大的洪水威胁。这样艰苦的自然条件,却成为佛山人以修建堤围的方式,把天时转化为地利的一个重要前提。沿内河建造60多公里长的桑园围水利工程,发挥它灌溉、防洪排涝、水运的积极作用,围内土地面积265.4平方公里,农田灌溉面积6.2万亩。

通过东南亚各地广肇会馆、南海会馆干事们的描述,可以简单勾勒出一幅从桑园围到东南亚各地的贸易地图。肥沃的土地出产的大米、陶瓷、丝织品等商品,搭载上舢板船,从西北江一路进入珠江口。船只以南海季风为动力,顺水漂流,开启到安南、暹罗、爪哇甚至到马达加斯加的漫长征途。完成交易后,在东南亚的广肇会馆、五邑会馆停留数月,趁着亚热带季风转变风向,满载当地的香料、藤条等当地货品,再回到珠江口。

桑园围不仅是岭南先民围垦开荒、捍护农田的历史遗迹,这条附着于西北江之上的大堤围,有着位于珠江入海口上游的独特区位。唐代,广州设置了专门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市舶使;宋代,官方在佛山镇的栅下设立了分司,洋船可直接开入栅下“海南塘”互市,佛山铁锅丝绸和陶瓷大量出口,史载“获大赢利”。1757年以后,广州成为中国唯一通商口岸。而澳门作为国际贸易港崛起后,珠三角出产的大量生丝通过澳门进入国际市场,反过来又大大刺激了珠三角蚕桑业的发展。从广州出发的海上丝绸之路,成为最具代表性和最具丰富文化内涵的海丝之路。

罗一星认为,广州-佛山-澳门丝绸贸易经济轴线上,佛山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地位迅速崛起,成为出口贸易的重要角色之一。今天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江河水联通着湾区城市,更联通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广袤世界。桑园围作为孕育、呵护珠江文明社会经济发展的摇篮,可以成为回望与展望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坐标。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转自互联网,如涉及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告知本网处理。电话:010-62110034

糖尿病的偏方

寒咳吃什么食疗

补血产品

湖南禽流感

女同性恋的性生活